中國人民政治協商會議第十四屆全國委員會第一次會議、第十四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第一次會議分別于3月4日和5日在北京隆重開幕。我校師生通過電視、廣播等多種途徑收看收聽兩會報道,認真學習兩會精神,并結合自身學習、工作和生活實際,暢談感想體會。
數學與統計學院黨總支書記宋旭霞:2023年的全國兩會是一次深入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大精神、布局新階段重點任務的重要會議。作為一名高校教育管理工作者,我特別關注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出的“城鎮新增就業1200萬人左右”“強化就業優先政策”“落實落細穩就業舉措”“加強高校畢業生就業創業指導、政策支持和不斷線服務”等信息。高校畢業生實現高水平、高質量的就業是保障人才培養質量、提升辦學層次的必然要求。為此,我將用心用情做實做細畢業生就業工作,在引導學生做好職業生涯規劃上下功夫、在訪企拓崗挖掘崗位資源上下功夫、在強化就業指導服務上下功夫、在重點對象一對一幫扶上下功夫,立足學生實際情況和用人單位需求,不斷推動用人、育才精準匹配,做好學生成長引路人和助力者。
科學技術處處長萬阿英:今年的全國兩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召開的重要會議,也是布局新征程重大戰略任務的重要會議。李克強總理在所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圍繞制造業重點產業鏈,集中優質資源合力推進關鍵核心技術攻關”“大力發展數字經濟”和“推進高等教育創新”,為我校科研發展能指明了方向、理清了思路、明確了路徑。作為科研管理工作者,我們將著眼轉型升級,認真分析科研管理工作存在的不足和短板,制定切實可行的舉措、強化目標導向,狠抓工作落實,主動對標呼倫貝爾地區重點發展領域,開展以應用為導向的科研,持續提升人才培養質量,不斷推進學校內涵式高質量發展。
校團委書記郝新君:這個時代,是中國青年堪當大任的時代。李克強總理在代表國務院作的政府工作報告中強調,要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充分體現了人民群眾對高質量教育公平的需求。作為一名高校共青團干部,我將以立德樹人為根本,心懷“國之大者”,找準共青團工作的著力點和落腳點,更好發揮共青團橋梁紐帶作用,繼續做好青年學生的思想引領、成長服務工作,教育引導青年學生將自身理想追求融入黨和國家事業,積極投身社會實踐,助力鄉村振興,引導青年學生把論文寫在祖國大地上,努力成長為有理想、敢擔當、能吃苦、肯奮斗的新時代好青年!
歷史文化學院副院長趙金輝:2023年全國兩會是全面貫徹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開局之年、踏上實現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新征程重要時刻召開的盛會,是將黨的二十大繪就的宏偉藍圖轉化為國家意志,凝心聚力,奮進新征程的盛會。3月5日,習近平總書記參加江蘇代表團審議時強調,高質量發展是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的首要任務,并指出,加快實現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必由之路。在李克強總理所作的政府報告中,也提出增強科技創新引領作用,強調發揮好高校、科研院所作用。作為一名高校教師,要堅守好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和責任,為國家實施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人才強國戰略貢獻自己的力量。
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王曉芳:全國兩會的勝利召開,讓我們對教育領域所取得的巨大成就倍感振奮,也對實現教育強國的遠景目標充滿信心。2023年政府工作報告指出,推進義務教育優質均衡發展和城鄉一體化,大力發展職業教育,推進高等教育創新。作為高校教育管理戰線的一員,深受鼓舞,我們工作承載著學生成長的引路人的重任,我們理應自信自強、守正創新,踔厲奮發,勇毅前行,用我們的實際行動照亮學生的前進道路,引導我們的學生樹立遠大理想,以時代使命為己任,練就堅強的意志品質,養筑高尚的道德情操,勤學善思勇于奮斗,共譜我們師生成長、學校發展的新篇章,努力在平凡的崗位上爭創佳績。
農林學院教師姜超:李克強總理政府工作報告中指出,過去五年,我國糧食產量連年穩定在1.3萬億斤以上。作為一名農學專業教師,我深知在復雜的國內外形勢和氣候變化的條件下,這個成績來之不易。新的一年,穩定糧食生產和推進鄉村振興依然是國家重點工作之一。國家將在“實施新一輪千億斤糧食產能提升行動”和“深入實施種業振興行動”等方面攻關,這也為我們農業教育和科研工作者指明了方向。我將繼續以強農興農為己任,潛心教書育人,為培養更多懂農業、愛農村的新型農業人才貢獻力量。同時在農業科技創新中扛起使命擔當,努力創造更多的科技成果,服務地方農業發展。
法學院教師白玉榮:2023年是全面落實黨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黨的二十大制定的一系列戰略部署將在全國兩會上通過法定程序轉化為國家意志。在十四屆全國人大一次會議的議程中包括審議《中華人民共和國立法法(修正草案)》的議案。作為一名法學專業的教師,我要將兩會精神落實到日常對師生思想、學習、科研等的引導和教育中去,肩負起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使命任務,進一步增強自身的使命意識和責任意識,以習近平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為學生講清楚法律知識,為實現高等教育高質量發展作出應有貢獻!
文學院2020級漢語言文學專業學生劉睿祺:兩會很“大”,國計民生,經緯萬端;兩會很“小”,細節入微,大國風范。作為學生干部,我會積極帶領青年學生關注政治生活、細讀政府工作報告,認真履職盡責、激揚奮進力量。認真學習和深刻領悟兩會精神,增強自身使命和責任意識,把思想和行動統一到兩會精神上來,在服務同學中提升自我價值,奉獻自身力量,激發奮斗熱情!
物理與電子信息學院2021級電子信息工程專業學生楊鑫:春暖花開之日,恰逢揚帆之時。作為新時代的青年,我們既是第一個百年奮斗目標實現的見證者,也應是第二個百年奮斗目標的踐行者。作為一名工科大學生,我會緊跟時代潮流,夯實自身基礎,刻苦鉆研專業知識,在學習工作中敢于擔當,腳踏實地,在未來芯片發展制造中,將自身的所學運用于實際,用奮斗描繪出青春最靚麗的底色。
農林學院2021級農學專業學生李飛洋:新時代催人奮進,新使命激蕩人心。作為一名農學學子,面對“農業科技發展”“國家種業振興”等時代之問,這無疑是我的機遇和挑戰。行走在趕考之路上,我將始終秉持謙虛謹慎、艱苦奮斗的態度,認真學習專業知識,夯實專業基礎;積極投身實踐、提升專業技能;關注國家實際需求,以實際行動助力鄉村振興;培養國際視野,虛心學習取長補短;立足專業特色,投身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農業強國,為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貢獻青春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