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8月20日至25日,中國—東盟教育交流周(以下簡稱交流周)在貴陽貴安新區開幕。我校黨委委員、副校長尹立軍帶隊參加了“新時代國際產能融合促進職業教育高質量發展—第二屆中國式現代化背景下的職業教育合作工坊”會議。本次活動由教育部中外人文交流中心指導,貴州輕工職業技術學院、黔西南民族職業技術學院、江蘇電子信息職業學院和貴州省教育國際交流協會主辦,旨在促進國際化教育產業鏈、專業合作創新鏈有效銜接,推進職教國際化發展。

本次活動以“深化教育合作、促進人文交流、攜手共創未來”為主題,深入探討了多種教育政策的創新機制及其應用。近年來,中國職業院校在推進中外合作辦學項目、實施本土化師資培訓、助力“走出去”企業參與國際產能合作、輸出職業教育標準等方面持續發力。會議指出,東盟國家的人口紅利為教育合作帶來了新的動力,同時也要關注文化差異所帶來的挑戰。教育界人士表示,雙方應加強教學資源的共享,推動學術交流,以便共同培養符合市場需求的人才。
本次交流學習,為我校在數字化轉型、新質生產力、產學研用合作與人才培養高質量發展等方面提供了諸多啟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