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14日至15日,由內蒙古自治區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內蒙古自治區文化和旅游發展研究院、國家民委重點研究基地內蒙古師范大學中華民族共同體研究基地、內蒙古師范大學北疆文化研究基地共同主辦,包頭醫學院承辦的“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視域下內蒙古非遺保護傳承與可持續發展”學術研討會在包頭召開,我校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2023級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趙振宇受邀參會并作論文報告。

圍繞會議核心議題與呼倫貝爾非遺資源稟賦,經過民族歷史文獻研究中心主任梁云、旅游管理碩士點負責人亞吉、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黨總支書記趙金輝的共同指導,趙振宇提交的《北疆非遺所見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地根脈、實踐表征與案例敘事——以呼倫貝爾市為例》入選分會場匯報,并被收錄到會議內部論文集。本論文以呼倫貝爾非遺為考察對象,運用參與式觀察、深度訪談、文獻研究等方法進行資料收集,通過對非遺所見民族“三交”的根脈爬梳、理論深描與案例詮釋,深入揭示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視域下呼倫貝爾非遺中所見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史鑒支撐與時代圖景。
論文評議與總結環節,呼和浩特民族學院二級教授、國家民委重點研究基地蒙古族非物質文化遺產研究基地首席專家包賽吉拉夫,內蒙古自治區社會科學院副研究員崔斯琴均對該論文給予高度評價,指出該論文圍繞民族“三交”背景下的呼倫貝爾非遺進行了深入探討,充分體現了呼倫貝爾歷史文化厚重、民族文化濃郁的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較強的理論性和較高的學術價值。

本次學術會議充分展示了我校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嚴謹的治學態度、扎實的研究能力和勇于探索的創新精神。趙振宇同學的成功匯報,不僅是對其個人學術能力的肯定,也體現了我校對研究生培養的重視和對研究生開展學術研究的支持,彰顯了我校在服務地方文化傳承與可持續發展方面培養人才的具體成效,為北疆文化建設提升行動貢獻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