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8日,高校服務京津冀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論壇在呼和浩特市召開。我校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玉柱受邀出席論壇,相關部門負責人陪同參加,與來自京津冀蒙121所聯盟成員高校代表及相關企業、科研院所嘉賓齊聚一堂,共話區域協同發展新機遇。

本次論壇由京津冀蒙教育行政管理部門指導,內蒙古大學主辦,旨在搭建區域高校協同發展交流平臺,明確聯盟發展方向。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書記、廳長杜匯良,北京市教委二級巡視員葛巨眾,天津市委教育工委委員、市教委副主任羅延安,河北省教育廳二級巡視員張化平出席并分別致辭,內蒙古自治區教育廳黨組成員、副廳長李偉主持會議,聯盟理事長、內蒙古大學校長武利民作總結發言。
中國產學研合作促進會常務副會長、教育部科學技術與信息化司原司長雷朝滋,北京理工大學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心主任、中國學位與研究生教育學會副會長兼學術委員會副主任王戰軍分別圍繞“企業主導的校企協同創新與新質生產力發展”“學習貫徹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精神 擘畫大學‘十五五’發展藍圖”作主旨報告。
其間,工科、農科、醫科、師范、商科、石榴籽六大分聯盟召開專題討論,立足專業特色謀劃2026年重點工作。我校參加工科、師范專題討論,與其他高校共同探討人才聯合培養、科研協同攻關、資源共建共享等議題,為深化高校協同發展、服務地方發展夯實基礎。
依托京津冀蒙高校聯盟平臺,我校在區內外校際合作簽約方面,與區內7所重點高校簽署《合作協議》,與內蒙古農業大學、內蒙古財經大學、內蒙古科技大學、內蒙古民族大學等建立互聘碩士生導師機制;與首都師范大學簽署了《全面戰略合作協議》,聚焦師范教育高質量發展深化全方位合作;與北京工商大學、河北農業大學分別簽訂《聯合培養本科學生協議》,目前已有13名本科學生通過聯合培養模式受益,為新商科、新農科建設注入新活力,助力復合型人才培養。
在科研協同創新領域,我校與內蒙古大學聯合申報的2025年內蒙古自治區重點研發和成果轉化計劃(科技支撐東北振興)項目“呼倫湖流域水環境和水生態綜合監測、評估和預警技術研究與示范”成功獲批立項,將為區域生態環境保護與可持續發展提供重要技術支撐與智力保障。
在學術交流與賽事承辦方面,我校成功承辦京津冀蒙高校聯盟農科分聯盟第二屆會議,為區內外農科學科高校搭建了交流合作、資源共享的高效平臺;同時圓滿承辦第十屆全國大學生生命科學競賽(科學探究類)內蒙古賽區決賽,為全區大學生提供了展示科研創新能力的優質舞臺,彰顯了我校在學科組織與賽事服務方面的扎實能力。
下一步,我校將積極融入京津冀蒙教育協同發展大局,凝聚合作力量,進一步拓寬合作領域、深化合作內涵,在人才培養、科研創新、社會服務等方面實現更高水平的資源共享與優勢互補,不斷提升辦學質量與核心競爭力,為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貢獻更大高校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