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31日下午,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院長白絮飛帶領2023級、2024級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前往呼倫貝爾歷史博物館,參加了“北疆文化”“文物主題”系列講座的第十期活動,并參與了后續的文化沙龍。

趙玉霞在講座中系統回顧了米文平先生的生平,詳細講述了其帶領團隊探尋鮮卑石室的艱辛歷程、發現北魏太平真君四年石刻祝文這一里程碑事件后的持續研究進程,以及他與國內頂尖學者們的學術交流往事。講座內容還深入剖析了米文平先生豐碩的學術成果,及其在推動鮮卑學研究深入發展、實證中華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歷史、助力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方面所具有的重大學術價值與深遠意義,全方位展現了米文平先生作為考古學家的重要歷史地位與貢獻。

講座結束后,師生們移步參加了讀《魏書》原文的文化沙龍活動。此次沙龍由呼倫貝爾博物院副院長、呼倫貝爾學院旅游管理碩士研究生行業導師趙龍江主持并主講。趙龍江以“融合之路”為脈絡,精心選取《魏書》中真實記錄北方少數民族與中原漢族在政治制度、經濟生活、文化習俗等多層面交往交流交融歷程的關鍵篇目,帶領師生逐字逐句進行精讀與解析。他從文字訓詁入手,厘清核心歷史概念;結合嘎仙洞石刻祝文等權威考古發現,文獻與實物相互印證,生動而深刻地揭示了中華文明包容并蓄、中華民族多元一體格局形成過程中的具體歷史細節與制度演進脈絡。
活動最后,白絮飛對本次學術活動進行了總結,對呼倫貝爾歷史博物院提供的寶貴學習機會以及兩位專家的精彩分享表示感謝,并勉勵學生們從學術前輩的探索精神中汲取力量,積極投身于學術研究與實踐。
此次系列活動內容充實,兼具學術深度與教育意義,不僅加深了學生們對地方歷史文化的認知,也進一步激發了大家的學術熱情與研究興趣,取得了良好的研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