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進一步深化師生對草原生態保護的認知,凝聚生態保護共識,11月17日,農學院在崇文樓A501會議室舉辦“新時代草原生態保護的路徑分析”專題講座。本次講座特邀內蒙古農業大學草業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付和平教授擔任主講人,農學院副院長姜超主持講座,農學院副院長肖燕子、內蒙古農業大學陳國康博士以及農學院草業科學系全體教師、2025級研究生與2023級草業科學專業本科生共同參與,現場學習氛圍濃厚。
講座中,付和平圍繞“草原生態保護基礎工作”“草原功能的多樣性”“新時代草原生態保護的理論和政策基礎”“新時代草原生態保護的路徑”四個方面展開系統講解,為在場師生構建起草原生態保護的完整知識體系。關于新時代草原生態保護的具體路徑,他提出五大路徑:一是打造“草原畜牧業芯片”;二是加強碳匯基礎研究;三是加強草原生物多樣性與藥物污染、氣候變化關聯性的研究;四是草原生態系統污染控制研究;五是人才隊伍建設和人才培養;六是草原生態保護仍然在路上。
在互動交流環節,師生們圍繞草原碳匯、生態旅游、鼢鼠管控方式等熱點問題積極提問,付和平耐心細致地逐一解答,現場討論氛圍熱烈,思想碰撞頻繁,讓師生們收獲頗豐。
此次專題講座不僅為農學院師生搭建了與行業專家交流學習的優質平臺,拓寬了師生的學術視野與專業思路,更為學校草業科學學科建設、相關專業人才培養方向提供了重要參考。與會師生紛紛表示,將以此次講座為契機,進一步加深對草原生態保護領域的研究與探索,把學習成果轉化為實踐動力,為推動我國草原生態保護事業發展貢獻力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