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3日下午,烏蘭夫基金會辦公室事業科科長王靜、綜合科工作人員楊斯媛一行2人專程來我校,就“烏蘭夫獎學金”評選工作的規范化開展、成效落地及優化方向開展專項調研。我校學生工作處資助與實踐科科長張曉娜、工學院輔導員黃鵬展,以及獲獎學生代表共同參會,座談會由學生工作處副處長白松林主持。
座談會上,張曉娜首先圍繞我校“烏蘭夫獎學金”的運行體系作詳細匯報。她從獎學金評審的核心原則出發,系統闡述了“個人申報 —學院初審—學生工作處復審—公示確認”的全流程規范,同時客觀梳理了評審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以及相應的改進措施。“烏蘭夫獎學金”在我校設立七年來,累計獎勵品學兼優學生143人,發放獎勵金額達143萬元,該獎學金不僅為學生提供了經濟支持,更以榜樣力量激發了廣大學生勤學向上的內生動力,充分彰顯了獎學金的激勵導向與育人價值。
隨后,獲獎學生代表發言。他們結合自身成長經歷,分享了家庭背景、學業規劃及未來發展方向。發言中,學生代表們多次表達感恩之情,既感謝父母的默默支持與學校、老師的悉心培養,更感謝烏蘭夫基金會的獎勵與認可,認為這份榮譽是對過往努力的肯定,更是未來前行的動力。他們鄭重承諾,將不負期望,以腳踏實地的態度深耕學業,以積極進取的行動回饋社會,用奮斗書寫青春華章。
王靜在聽取匯報與學生發言后,對烏蘭夫基金會及“烏蘭夫獎學金”的設立初衷、發展歷程與時代意義進行了深入解讀。她指出,“烏蘭夫獎學金”的設立旨在傳承紅色精神、助力青年成長,鼓勵廣大學子以優秀榜樣為引領,成長為擔當民族復興大任的時代新人。同時,對我校“烏蘭夫獎學金”評選工作的嚴謹性、規范性及育人成效給予高度評價。會上,雙方還圍繞“如何進一步完善獎學金運行機制”“怎樣通過宣傳推廣提升獎學金社會影響力”等議題展開熱烈討論,交換了意見與思路,為優化后續工作打下基礎。
最后,白松林對王靜一行的指導表示感謝。他強調,我校高度重視“烏蘭夫獎學金”評選工作,始終堅持“公開、公平、公正、擇優”的評審原則,秉承為黨育人、為國育才的根本宗旨,嚴格按照基金會要求與學校流程推進各項工作。未來,學校將繼續以獎學金為抓手,充分發揮其激勵引導作用,確保每一筆獎勵都用在實處用到關鍵處,切實助力學生成長成才,為國家與社會培養更多高素質人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