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22日,教師發展中心(黨委教師工作部)邀請北京師范大學教育學院心理學博士曾琦教授,在崇文樓A501會議室為我校教師作題為《學習活動的特點及對教育的啟示——基于腦科學的學與教》的專題講座。2025年助教、擬申請教師資格證人員以及對講座感興趣的教師共50余人參加此次講座。
講座中,曾琦以故事開始,首先講到高效課堂,教無定法,重在得法,以學定教。其次,她從學習活動的特點出發,展開對大腦神經可塑性的深入剖析,揭示了學習過程中大腦神經元之間連接的動態變化規律。曾琦通過生動的案例,說明教師還需關注個體差異,尊重不同學習者的腦發育節奏,避免因統一標準帶來的認知壓迫。她強調,積極情緒能顯著提升學習效率,因為大腦在愉悅狀態下更易形成神經連接。教師應創設安全的學習環境和氛圍,減少學生的焦慮與壓力,讓知識在情感共鳴中自然內化。

曾琦還指出,運動對認知有益。適量的體育活動能促進大腦海馬區神經元的生長,提升記憶與學習能力。她建議課堂教學可選擇多樣的教學方式,可以是學生講課、可以是穿插運動片段,也可以采用情境模擬等方式,打破單一講授模式。基于腦科學的學習活動具有情境性、主動建構性與情感驅動性,有效地教學應順應大腦發育規律,注重激發學生內在動機。講座最后,曾教授呼吁教育者以科學為基,融合人文關懷,推動教學從經驗走向精準。

最后,曾琦與在場教師進行了互動交流,耐心解答了大家在實際教學中遇到的困惑,并進一步闡述了如何將腦科學理念融入日常教學設計。講座在熱烈的掌聲中結束,參會教師紛紛表示受益匪淺,對今后的教學實踐具有重要指導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