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11日,由呼倫貝爾學院主辦的“極致草原 世界共享”呼倫貝爾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學術研討會在海拉爾區舉行,100多位專家學者齊聚一堂為呼倫貝爾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建言獻策。


呼倫貝爾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閆立志在開幕式上致辭時表示,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世界四大草原之一,凝聚著深厚文化底蘊和獨特旅游魅力。近年來,呼倫貝爾市全力推動草原旅游從“觀光式”向“體驗式”“融合式”發展,實現了“生態保護-文旅體驗-價值轉換”的良性互動。本次學術研討會是推動草原生態價值轉化、擦亮“呼倫貝爾大草原”金字招牌的關鍵之舉。希望各位專家學者建言獻策、群策群力,為呼倫貝爾草原旅游發展出謀劃策,助力呼倫貝爾草原旅游走出一條更具特色、更可持續的高質量發展之路。

呼倫貝爾學院黨委副書記、校長張玉柱在致辭時說,呼倫貝爾擁有全球矚目的生態資源和獨具魅力的文化底蘊,是“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的生動實踐地。呼倫貝爾學院繼續將服務地方發展需要作為學科建設、科學研究和人才培養的立足點,與各方深化合作,共同探索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徑,攜手書寫呼倫貝爾文旅深度融合、全季全域共興的新篇章。

研討會開幕式由呼倫貝爾學院黨委副書記張宏天主持。張宏天代表主辦方向蒞臨會議的各位嘉賓表示最熱烈的歡迎,向長期以來關心支持呼倫貝爾文旅事業發展和學校建設的各界友人致以誠摯的感謝。他表示,呼倫貝爾學院將以此次研討會為契機,進一步發揮學科優勢、人才優勢,聚焦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中的關鍵問題,深化“政校行企”合作,推動教學科研成果從“課堂實驗室”走向“大草原”,展示呼倫貝爾學院在內蒙古建設“兩個屏障”“兩個基地”“一個橋頭堡”中闖新路、挑大梁、當先鋒的干事創業精神。

研討會上,來自海南大學、中國科學院、上海師范大學、呼倫貝爾學院的4位專家學者分別進行主旨發言。海南大學二級教授、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謝彥君以《“空”性體驗:漫議呼倫貝爾草原旅游的性格、風格和品格定位》為議題進行交流。呼倫貝爾學院民族歷史文化研究院院長、教授、特華博士后工作站博士后指導專家孟松林以《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視域下北方民族族源與融合研究》為議題進行交流。中國科學院地理科學與資源研究所研究員、博士生導師王靈恩以《呼倫貝爾市“十五五”文旅新形勢與高質量發展路徑》為議題進行交流。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教授、《旅游科學》編輯部副主任張圓剛以《草原風景道的觀賞到沉浸:北疆游牧文化賦能鄉村振興與體驗升級》為議題進行交流。

互動環節由浙江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教育部高校旅游管理類專業教指委委員、中國風景名勝區協會文化和旅游專家委員會副主任周玲強主持。海南大學教授、《旅游學刊》副主編、中國旅游研究院學術委員會副主任、博士生導師謝彥君;內蒙古大學歷史與旅游文化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烏鐵紅;上海師范大學旅游學院副教授孫佼佼;呼倫貝爾學院旅游地理與歷史文化學院教授、旅游管理專業負責人亞吉;北京馬蜂窩網絡科技有限公司目的地營銷副總經理、內蒙古區域負責人陸蕾;同程文旅集團副總裁、同程研究院研究中心主任謝曄等專家學者圍繞呼倫貝爾生態旅游的發展路徑、產品創新、文化融合、科技賦能等議題深入探討,為草原旅游高質量發展提供多維度的思路與建議。

研討會還圍繞“文旅深度融合與區域協調發展”“草原旅游與綠色生態產品產業融合發展”“旅游教育創新與人才培養”“青年學者學術論文分享交流”主題設置分會場。研討會期間,專家學者將全面探討呼倫貝爾草原旅游發展的方向路徑,實地調研呼倫貝爾草原旅游資源,通過學術與實踐深度融合、行業與高校強化連接,為持續擦亮“呼倫貝爾大草原”金字招牌、打造世界級草原旅游目的地提供智力支撐。
